作者之前看到一家企业用的wms操作界面都是终端DOS仿真界面,无法使用鼠标,菜单和操作画面都是用数字快捷键+键盘上下左右方向键。系统没有接口功能,没有网页服务,没有成熟的表格工具,无法导出表格,没有分析功能,数据库无法对外共享同步。可以说,现代wms系统该有的它都没有,活脱脱地活在IT石器时代!


一、企业不重视
企业内部对于信息化的建设不重视,不愿意花费资金在这上面。
二、业务适配性和定制化
业务适配度高:该WMS系统可能已经与企业的业务流程高度适配,能够满足企业的特定需求。替换系统可能需要重新进行业务流程的调整和优化,这可能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和风险。
定制化开发:如果该系统在过去的使用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定制化开发,以适应企业的特殊需求,那么替换系统可能需要重新进行定制化开发,这将增加替换的成本和时间。
三、员工熟悉度和培训成本
员工熟悉度高:员工对长期使用的WMS系统已经非常熟悉,能够高效地进行操作和管理。替换系统可能需要重新对员工进行培训,这会增加企业的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
减少操作失误:员工对旧系统的熟悉度有助于减少操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替换系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操作风险,需要员工重新适应和学习。
四、替换风险和不确定性
技术风险:替换系统可能面临技术风险,如新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安全性等问题。这些风险可能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
数据迁移风险:数据迁移是替换系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数据迁移不当,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供应商选择风险:选择新的WMS系统供应商时,企业需要评估供应商的信誉、技术实力、售后服务等因素。如果供应商选择不当,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风险和成本。
五、新的系统建设不愿意花钱
替换成本高昂:替换系统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包括购买新系统、进行定制化开发、数据迁移、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成本。这些成本可能会超过企业愿意承担的范围。
综上所述,一个WMS用了20年仍不愿意替换的原因可能涉及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业务适配性和定制化、员工熟悉度和培训成本、替换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长期投资回报等多个方面。企业在决定是否替换WMS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权衡利弊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