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酷仓宝wms saaas公司所在的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行业,有优秀企业获得了风险投资基金(VC)的青睐,获得了几千万,上亿的投资款。能获得VC认可的企业,肯定是在某些方面独具价值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笔者今天想结合过去半年在招聘过程中,特别是从拿过VC融资的像酷仓宝wms 这类的SaaS公司离职的销售人才的招聘面谈过程中发现的典型现象,来谈谈VC对劳动力市场的不良影响。

VC基金的本质是要通过在一级市场寻找标的进行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公司上市或者被收购时通过股权变现的方式来收回之前的投资。考虑到一般VC基金在募集资金时候对出资方(LP)都有明确的收益率和资金回收周期承诺。VC势必要求其投资企业在相应时间内完成对应业绩指标以实现上述目的。如此以来,SaaS软件本身,或者说企业服务软件,是一个慢生意的特点就与快速获取大量客户的业绩目标要求发生了矛盾。在酷仓宝所处的行业,这个矛盾的化解靠的是烧钱。怎么烧钱呢?亏本赚吆喝,大量招聘年轻销售员工,给予远超市场正常水平的无责任底薪和业绩提成。销售打法上用的是滴滴,美团等消费互联网当初快速占领市场,获取用户的地推打法。

站在公司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毕竟从VC融来的钱,就是要变成子弹打到战场上去,快速提高品牌知名度,进而转化签约客户,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亏损不要紧,可以继续下一轮融资,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讲像酷仓宝wms SaaS公司靠未来十几年持续续费来实现最终盈利的故事。然而,如果我们将关注点从公司变换为帮助公司实现这个地推打法的销售群体时,有一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淡淡忧伤。因为当市场占领差不多了,从VC融来的钱也烧的差不多了的时候,伴随而来的就是大规模的人员优化,尤其是销售、实施这两个年轻人占比高,对起步经验和能力要求较低的岗位。

小李大专毕业入职某电商ERP公司,入职时公司刚刚完成B轮融资,工作2年之后公司要准备IPO,要优化财务报表,小李被大幅降薪后主动辞职。小李感觉自己能力比刚毕业时候强,又工作了两年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怎么可能工资比入职时候还低呢?小李感觉自己能找到更高工资的工作,起码要和之前这家电商ERP公司打平。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小李不知之前公司之所以愿意给他高于市场正常水平的工资是因为公司要节省时间成本,快速组建销售团队,而额外付出了一部分工资溢价。这部分溢价在劳动力市场上并非会长期、常态存在。运气好,小李能找到下一个在快速扩张期的公司,同样愿意为省时间付这份溢价;运气不好,小李在职场上经历很大的空窗期之后降低薪资要求,更甚之可能会不断换工作,因为不能通过试用期(公司很快会发现小李薪资要求和实际能力不相符)。

笔者发现上述现象在酷仓宝wms公司所处行业中存在已久,之前互联网热的时候,杭州HR圈里热议的“薪水倒挂”(指应届毕业生工资比工作多年老员工还高)与其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薪水倒挂”是由于整个互联网行业过热导致软件开发人才供不应求,劳动力市场的合理反应。而上述现象属于VC投资所带来的销售员工被“工具化”。VC的钱,变成工具化的一线销售,一线销售被大量招聘和辞退。大量年轻人,表面上是占了便宜,跟着公司沾点小光,实际上是在最需要脚踏实地,锻炼销售基本功,业务能力的时候被洗脑,被不切实际的财务目标冲晕了头脑。曾国藩说“天道忌巧”,吴军说“不走捷径”,对在此境中的年轻人应有所启发吧。

看透走出不容易,年轻人肯定没错,拿了VC钱的SaaS公司没错,VC更加没错。培育SaaS生态,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VC可是居功至高。事物存在两面性,得到一些东西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或许这种现象就是SaaS公司借助VC资本快速成长之余所需付出的必然代价之一吧。由此念之,笔者甚想像酷仓宝wms这类的SaaS公司要不要拿VC的钱? 甚至于SaaS公司要不要上市?这个话题与大家探讨一番。那么就此留作下期再论吧,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