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仓库的实际作业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针对批量的货物入库时,但是每天的出库量确是只有拆零的几个,我们应该如何操作?

     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仓库通常都是采用将大批量商品摆放在存储区,只留下一两箱放在拣货区,当拣货区缺货时如果有用WMS系统的仓库会自动生产补货单,我们在根据补货单从存储区将货物移送到拣货区。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 一个是节约了仓库的过道面积,大批量同批次的货物存储,有时就可以省去过道了; 第二个是方便了现场管理。存储区进行拆零操作其实挺麻烦的,会有包装材料清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如果能集中在拣货区域拣货,现场管理会容易很多。 再一个是缩短了拣货路径。可能有人觉得省不了多少,大家想一下,如果一种货物可以按这种方案操作,是不是所有需要拆零的货物都可以这样操作?这样,本来操作一个订单可能需要走遍整个仓库几千平方米,因为这个方案,可能在几百平方米内就把货拣完了。在时间上体现,就是本来需要三十分钟拣一单货,现在可能只需要三分钟。

      当然了我们会发现这样做也并非一定就是最合适的拣选方案。我们应该按常识去分析,大概的结论就是,拣货是零散的,补货是批量的,总的算下来,行走的路径一般是节约了,除非存在绕路的设计。但是同时也增加了从存储区搬动到补货车、从补货车搬动到拣货区的动作,如果搬动的效率高,总体就是节约的,如果搬动的效率低,总体就是浪费的。

在一个原因就是仓库是一定要上仓储管理系统。如果没有wms系统的支持,这个补货要怎么做?在大多数仓库都高速运转的今天,关靠人工监控是很难做得到的。

      第三个要注意的因素是操作空间。如果安排不合理,补货路径有可能和拣货路径相冲突,你要出来,我要进去,过道宽了费地方,过道窄了过不去。 

      第五个因素就是货品结构。按第二种方案操作,单独针对一种货品,针对十种货品和针对所有货品的具体执行策略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只是针对一种货品,我们可能让某个人以半天为周期进行补货,如果针对十种货品,可能需要一个人专门进行补货,如果针对所有货品,可能就采用系统补货单的方式进行操作。 

      也就是库内补货的做法,在拆零率很高的散杂货仓库,其实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现在仓库运作速度越来越快,这种方案的优势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