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章重点谈了上市公司的一些弊端,指明了企业要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也不一定要上市。针对大部分2B类型的SaaS企业上市之路难于走通的客观现实,本次我们来换个思路,变弊为利,看看不上市企业有哪些利端可以进一步挖掘,进而应用于2B类型的SaaS企业治理中。

华为公司作为非上市公司的典型成功代表,是中国企业管理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本次我们重点参考了宁向东教授在其著作《宁向东讲公司治理:共生智慧》中对华为公司通过建立“内部持股平台”来实现“内部资金市场”,从而实现比上市公司所依托的二级市场(股票市场) 更优效果的精彩论述。宁教授在图书中制作了一张表格,如下所示:

来源作者书中

从表中可以清晰看出如果设计得当,内部持股平台可以在股东身份,收益态度,持股数量,持股期限等诸多方面比二级市场更优。

股东身份方面,只要有钱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就可以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公司没有任何权利选择谁来做自己的股东。《门口的野蛮人》讲的商战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宝万之争”,其根源皆在于此。反之,内部持股平台一般只选择公司骨干作为公司股东,成为股东的人必须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

收益态度方面,由于上市公司很少分红,所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东获取收益的主要方式为低买高卖,获取股票价格差。而内部持股平台中股份持有者获取收益的主要方式恰恰相反,主要是分红权。要年底能分红,公司必须有利润,如此一来,公司骨干必须努力干,公司多赚钱大家才可以分得更多,这一点更符合博弈论中的激励相容原则。再加上华为的分红力度比较大,激励性更强。反观很多上市公司有利润了也不分红,利润高了导致股价高了,股东都忙着卖股票变现。此间差异不可谓不大。

持股数量方面,如表中所示,与岗位级别和贡献挂钩,激励性更好。在持股期限方面,华为规定离职员工的股权要被回购,并流动到在职员工手中。这些规定、规则使得华为内部的资金市场的流通规则不是靠资金多少,而是靠能力。股权不断从不能干的人手中转移到能干人手里。从而促进了企业内部的经营效率提升。


固然华为的内部持股平台实际运行是非常复杂的,兼具一些历史原因,非一般企业可以轻易模仿。但是这种内部持股平台可以简化为奖金池,再借鉴一些阿米巴模式下的动态记分卡,结合2B类型SaaS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绩效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笔者认为是具有比较大的可行性的。比如腾讯,网易在一些游戏团队内设计了针对单个游戏产品的奖金分配方法,其激励效果就非常好。这个话题本质上已经跳出企业股权设计,公司投融资范围,进入企业管理中绩效管理范围了。企业绩效管理中激励机制设计,特别是博弈论在激励机制设计中的应用是笔者感兴趣的一个领域,下期我们来探讨下如何将博弈论应用于2BSaaS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敬请期待!